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投資.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投資. Show all posts

Monday, April 27, 2020

學理財/投資的免費資源整理

趁疫情之下整日困在家中,最近從不同途徑學理財/投資,結果發現坊間雖然有好多講理財/投資的資訊,但十有八九都是沒用甚至很misleading。談價值投資的永遠只吹行業/公司前景或Sell財務自由但永遠不教如何看財務報表和如何計算不同資產的Intrinsic value。談趨勢分析的永遠很多時候亂說Support & Resistant。更重要的是在香港幾乎沒有人談如何建立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和資產配置。想著看書啦,看很多經典的英文投資書實在很難堅持下去(我看了兩個Section的"Valuation : 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就放棄了)。。。

所以有好+易入口的Blog / 網站 / 書一定要先列下來!下面有些會是坊間說是"財演 / 開班歛財"的人,不過反正下面的資源都是免費的,所以管他人品如何,只要他說的方法對自己有Insight便可以了。一本通書不能看到老,每人總會出錯,更可況每人的情況都不同,他人的策略未必能適合自己,所以更重要的要學習不同的投資方法,最後才能集各家之大成製訂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入門
基本分析
技術分析
其他

Sunday, April 26, 2020

投資哪個國家好

以下是最近整理出來小矮人會看的因素:
  1. 股息稅,利息稅和佣金收費

    國家 股息稅 利息稅 手續費/HKD100K 操作費用率
    澳洲 30% 10% 80 0.08%
    加拿大 5-15% 10% 8 0.08%
    法國 10% 10% 52 0.052%
    德國 25% 0% 52 0.052%
    香港 0% 0% 183 0.183%
    日本 5-10% 10% 53 0.053%
    新加坡 0% 10% 80 0.08%
    瑞典 30% 0% 50 0.05%
    瑞士 0-10% 0% 74 0.074%
    英國 0% 0% 買=551; 賣=51 0.551%
    美國 30% 30% 6 0.006%

    股息稅和利息稅以香港居民為標準,持有其他護照可以在PWC查到
    佣金按在IB買/賣HKD 100K的股票估算
    留意從上表看到美股,德股和澳股有高股息稅 >> 有其他選擇下不適宜買高息股 ??
    英股因為有買入0.5%股息稅,不適宜只短線持有

  2. Interest rate + Inflation Rate >> 越高利息代表該國家的金融風險不低,需要高利息吸引外國資金。但如高利息但低通脹,該國家仍然有減息空間,金融風險未必高。
    • 但低利息不代表比較好,如日本是-0.1%,歐盟是0%,不代表比其他地方表現好
    • 最近大家喜歡研究哪個新興國家會出現金融危機,某程度上看利息能最快得出大概印象,像阿根廷利息已經去到38%,比較其他常在經濟學家口中說有危機的新興國家如巴西 (3.75%),中國 (3.85%),印度 (4.4%),印尼 (4.5%),俄羅斯 (5.5%)要高得多,可見大家不是同一個量級的。另一個常被說有經濟危機的土耳其利息則是8.75% (通脹=11.9%)

  3. GDP Growth + Current Account

  4. PMI + Unemployment Rate是否符合Market Concensus
    • 尤其在現在這種經濟情況,一但Actual比Prediction差,匯率會立即下跌
    • Point 2-4可看TradingEconomics / CEIC

  5. 外匯儲備+債務 >> 看IMF Ratio of Reserve / ARA metric,大於1-1.15視為足夠
    • 傳統會看外匯是否能支持3-6個月入口額 / 外匯儲備是否大於(短期)外債 / 總債務會否佔GDP太高。不過因債務構成或國家Structure的不同這些Indicator未必能有效反映真實市場對該國家風險的看法。如加拿大的外匯只能支持2.2個月的入口,巴西的外匯儲備卻能支持23個月入口,你會認為巴西的Financial Strength比加拿大好嗎?另外常有識少少扮代表的人只拿Debt-to-GDP說事,說美國債務大於300%反映美國快要倒了。但其實你知道香港雖然政府Debt-to-GDP極低,但企業債佔GDP卻高達219% (世界第一)嗎?所以連Household Debt-to-GDP加總起來香港總債務佔GDP也是過300%的。不過IMF 2016年的報告指香港企業的還款能力其實還可以,比起其他地方不算危險。日本的政府Debt-to-GDP也是長期高於200% (世界第一),但因為主要是本地債,風險其實沒有新興國家高。
    • 所以要分析債務及外匯儲備是否足夠應該深入研究,不過作為一般散戶的我們實在沒有太多時間和知識,所以簡單點只看IMF的那個Reserve / ARA Ratio好了,它是有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的,看過它歷年的數據得出的結論我認為有一定參考性。
    • 不好處是沒有西歐+加拿大+澳洲的數據,所以PIGS的情況還是要看傳統指標 + 緊密跟進深入報導去看

  6. 該國家的經濟是否極依賴商品或其他經濟體

  7. 軍事+IMF特別提款權(SDR)組成+全球外匯儲備組成+科研實力
    • 以上只代表該國家不可能會倒 (違約可能性),不代表匯率會強
    • 軍事實力參考艦母數量武器出口Global Firepower Ranking
    • 科研參考No of Unicorn & 大學排名
    • SDR Ratio = 41.73% USD + 30.93% EUR + 10.92% RMB + 8.33% JPY + 8.09% GBP
    • 全球外匯儲備@2019Q4 = 61% USD + 21% EUR + 6% JPY + 5% GBP + 2% RMB
    • BIS Foreign Exchange Turnover@2019Q4 = 44% USD + 16% EUR + 8.5% JPY + 6.5% GBP + 3.5% AUD + 2.5% CAD + 2.5% CHF + ...
    • 但軍事實力強只代表該國家不可能會倒 (違約可能性),不代表匯率會強(例如俄羅斯)

  8. 其他
    • 國家政策會影響匯率+前景,不過這個極難量化和預測
    • 日元 (JPY)和瑞士法郎 (CHF)是避險貨幣,所以計劃資產配置時最好加入部分日元或瑞郎計價的資產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20

常用投資工具網站+Apps


網站
Apps
  • My Stocks - 管理全球股票,可設定到價提醒
  • iBillionaire - 觀看大戶的持股
  • AndroMoney - 記帳Apps

Tuesday, August 13, 2019

開美國證券離岸戶口FAQ

(Refer to 之前美國劵商比較一文)
見隨著香港D黑社會越來越無法無天,好多人都開始開美國證劵戶口轉移資金,其中有好多問題,咁我見有d知既就歸納番:

1. 咁多間劵商入面,IB,CS同TD都有分國際版同香港版。如果我無其他Passport開唔到國際版,咁就算我d錢過左落香港版,將來香港淪陷左都會拎唔番d錢?

首先我地撇開sipc先 (CS同TD香港版都有,IB無),因為sipc講既係劵商執笠,當劵商仍然存在時即使當地法律改變時應該都唔會關佢事
咁而家我地就要先搞清楚所謂香港淪陷既話實際上可能的情況,主要有兩個:

1. 政府頒令凍結資產 (準確d講其實叫強搶你名下資產,因為淪陷左=無法治,所以無頒令呢回事)
2. 外匯管制/強制結匯

咁係一既情況下,香港或大陸政府的權力只在境內有效,所以如果你既資產實際上係放係外國既話,佢就搶唔到(當然佢如果知你有既話可以用你既人身安全威脅你轉返返黎,所以唔好以為轉移左資產就大安旨意做free-rider)。咁問題就黎啦,你放係IB / CS / TD香港版的資產係放係香港定美國呢?

如果我地淨係講美金/美股/美債既話,答案係美國!事實上呢三間劵商既香港分公司只係introducing firm,負責開發客戶及接受客戶訂單,實質上管有資產既係美國的清算行clearing firm:
IB HK的clearing firm是IB LLC (in US)
CS HK的clearing firm是Charles Schwab Clearing Services (in US)
TD HK的clearing firm是TD Ameritrade Clearing, Inc. (in US)
順帶一提Firstrade的clearing firm是Apex Clearing (都有sipc),兩間都係美國
所以如果就算你開既係香港版戶口,你既美元計價資產都會係放係美國,咁政府要搶你既資產都要同外國deal。當然對比起完全離岸既戶口呢d香港版證劵戶口點都無咁安全,因為始終香港分公司仍然受香港法律監管,不過比起完全本地既戶口,都叫做安全少少既。另外要小心既係放係IB既港元同港股都係存放係香港,所以你用IB HK又擔心被港共政府凍結資產既就請盡快轉美元資產!
Introducing和Clearing firm的詳細分別可參考
https://www.usastock88.com/2011/10/blog-post_20.html?m=1

咁如果唔係凍結你資產(實際上你見就算係PRC都唔多見呢個情況,除非你好有錢 / 曾經好有權,而你好有錢既話你就唔會係係度睇呢篇文而應該直接搵你律師同會計師傾),而係實施外匯管制甚至強制結匯呢?
外匯管制無一間券商可以避,因為你每年匯入的美金會有上限。而強制結匯方面,正如上面講,因為clearing firm在美國,所以唔會影響你證券戶口入面的美元資產,之但係去到呢個情況,就等於你有錢都無法係香港提出黎用,因為你無辦法匯番哂d錢番黎。不過傻的嗎,去到呢個地步你仲諗住匯番d錢番黎?!正路梗係諗計出走啦!而我問過劵商,出走之後你係當地開既新銀行戶口 (under your name)係可以拎番哂你證券戶口d錢。
而出走前既生活費呢,如果你只係相信最差都不過係變到好似而家PRC咁,咁佢個外匯管制limit USD50k一年都夠你生活用既。而如果你覺得香港淪陷會變到委內瑞拉咁既情況,咁你可以申請CS/Firstrade戶口拎Visa Debit Card。不過到個時你都係要飛去外國先可以用debit card拎到美金,好似委內瑞拉就因此衍生出貨幣觀光客,拎哂親友D信用卡係外國ATM㩒美金當手信。注意咁樣都係法犯GA。所以我都話,你到時咁有心機左避右避,不如的起心肝研究點樣出走/直情而家擺定d美金現鈔係屋企 (但會蝕通脹)。

事實上香港版戶口最大可能發生既問題反而係劵商自己選擇關左香港的分公司。好似CS的新加坡分公司上年就執左,係執之前佢地係叫客戶將所有資產轉去其他公司。呢個例子係見到錢呢local account都好小機率拎唔番,而我估計港共落Order情況去到好差既地步既時候上面呢3間公司會好似呢個Case咁執左香港間分公司叫你之後閣下自理多過佢自己執行個Order多。所以最好好開起碼2個證劵戶口等有咩事上黎可以有地方用ACATS轉走d資產囉。你話你走到漏洞開國際版都係咁話,始終當年IB被SFC罰完之後係強制將所以HK resident的account轉去香港分公司的,所以呢刻你係國際版account都其實guarantee唔到你之後都會keep住係國際版的。

2. 點樣換美金最抵?
用今日個匯率7.84731比較要換1萬美金需要幾多港幣:
IB HK:78,486(匯率=7.847, 手續費USD2)
百年找換店:78,550(匯率=7.855, 注意銀行有外幣存入限額,如HSBC advance的daily limit是USD3k,所以你要分4日存,或者俾0.25%手續費=HKD196),其他找換店匯率可上TTRate
恒生銀行:78,630 (匯率=7.863)
匯豐特選客戶/citi最近有優惠以成本價兌換外幣:78,470 (匯率=7.847)
其實你見最多都係爭HKD160 / USD20 / 0.2%
題外話,兌美元避險連埋手續費以10萬港元計用IB最多係蝕HKD1,305(假設在匯率7.85時買美金和在匯率7.75時兌番港元)。而以上面既匯率差價計,猜算用找換店兌美元避險最多都只係蝕HKD1,667=1.67%。所以而家好多人呼籲換美金去縮香港銀根,而唔係買黃金 / Yen / Bitcoin,唔係因為美金比以上的投資收益比較好,而係講緊蝕極有限。如果你信自己投資眼光既,咁當然你都可以買金 / yen / Bitcoin等等。

3. 甚麼是NRA withholding tax?
美股唔同港股,派股息 (dividend) 係要俾稅政府ga,咁每次派股息劵商就會直接扣起你30%稅唔派俾你(即係正常計你只會收到70%股息),呢30%稅就係withholding tax。
注意呢30% withholding tax只係針對股息dividend,而唔係利息interest,所以美債的利息係唔使俾稅。但係如果你買既係corporate bond ETF / Preferred stock,佢發既係dividend而唔係interest,所以一般情況下都要預扣30%。
不過,有兩種情況係不需要俾30%預扣稅的:

1. 公司大部分獲利源於美國國外,其海外所得獲利可免除股息稅。所以好多bond ETF有不會收足30% tax,如AGG就係有85%可以免稅,所以實際股息稅=15%*30%=4.5%。想知道哪隻股票可免除預扣,最簡單是看公司註冊地,如果是海外(如Prudential的優先股PRH)就不需要預扣。ETF的話可以search "qualified interest income"或者直接睇呢篇可扣稅bond etf文。ADR可以上DTCC

2. 獲利源於Government / municipal bond,所以US Treasury Bond ETF如TLT的股息不需要預扣
不過唔係每隻股票每個劵商都自動幫你退番預扣稅的。呢個時候你要自己搞退稅。
所以如果你係愛收息之人,揀劵商的時候都要考慮它會不會自動幫你退稅
Sidetrack一下,中國人買美股只需要扣10%股息稅哦,而香港和台灣都是要扣30%的。當有人跟你提香港就是中國時,你可以跟他提提這個分別。不過小矮人寧願給多20%預扣稅也不想美國視香港人如中國人。。。另外加拿大人和澳洲人的稅率是15%,如果你手持兩個的護照,請在申請證劵戶口時申報,咁就可以享受15%的股息稅率了。


4. 開美國證券戶口對家中長輩來說好像很麻煩,叫他們買3140 (hk s&p 500 etf) 做唔做到同一個效果?
不建議,因為1) 你買3140要給印花稅給香港政府,2) 成交量極低,一日平均成交量才6萬幾,3) 開支比率大, 4) 仍然Subject to HK LAW
嫌開美國證劵戶口麻煩的可以直接用HSBC / Citi買美股,有問題就問銀行職員。
其實現在的美國證券戶口都有中文介面,IB / TD HK亦可以用FPS入錢,開戶亦能全部在網上(+電話)都能辦妥,事實上並不麻煩。

Thursday, June 6, 2019

美國劵商比較

Updated @ 05/30/2020
- TD在2019年11月尾已被CS收購
- Firstrade referral promotion program在2019年10月已經完結

香港常用能買賣美國證劵的公司有Interactive Brokers (IB),Firstrade,TD Ameritrade (TD),,Charles Schwab (CS),E*Trade,e-Toro,富途,SoFi (8 securities),HSBC,Citibank,以下是它們的比較:

IB Firstrade TD CS E*Trade E-Toro 富途 SoFi HSBC HK Citibank HK
離岸性
開國際版戶口需要非香港住址證明 Yes No No (需郵寄申請) No No (需郵寄申請) No N/A N/A N/A N/A
Clearing Firm IB LLC Apex Clearing TD Ameritrade Clearing Inc Charles Schwab Clearing Services E*TRADE Clearing LLC Unknown Unknown Unknown HSBC Securities USA Inc 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Inc.
Visa Debit Card No >USD 25k可申請,提款需付3%手續費(每月第一次提款免費 No 使用國際版+非香港住址證明可申請,提款無手續費 No No No No Ordinary Bank Service Ordinary Bank Service
可買賣產品
可買賣美債 Yes Yes 只有國際版能買 Yes (香港版某些債券並不能買賣) Yes No No No No No
可買賣美股期權 Yes Yes Yes 只有國際版能買 Yes No Yes No No No
可買賣外國證劵 Yes No No No No Yes, but CFD only 港股+A股 港股 港股+A股 港股+A股
收費
兌換美金 成本價 + USD2 須先在銀行/找換店兌換美金 =ICBC HK兌換價 Unknown 須先在銀行/找換店兌換美金 須先在銀行/找換店兌換美金 須先在銀行/找換店兌換美金 貴/可在銀行先兌換 貴/可在銀行先兌換 最便宜 (至12月31日)
存入款項費用 港元免費 (FPS), 美金須電匯到美國Citibank 須電匯到美國BMO 港元免費 (FPS) / 可郵寄美元 / 港元支票到香港辦公室 可郵寄美元 / 港元支票到香港辦公室 或
直接電匯到美國Citibank (可使用第三方帳戶e.g. TransferWise)
須電匯到美國 可使用Credit Card / Paypal存入款項 免費 免費 免費 免費
提出款項費用 每月一次免費提款 (美金須付匯入費用) USD35 + 匯入費用 USD25 + 匯入費用 USD25 + 匯入費用 USD25 + 匯入費用 USD25 + 匯入費用 免費 中銀及匯豐免費, 其他USD2 免費 免費
轉出股票費用 免費 ACAT部分轉帳USD55
全部轉帳USD75
ACAT部分轉帳免費 ACAT部分轉帳USD25
全部轉帳USD50
ACAT部分轉帳USD25,全部轉帳USD75 No Info DTC一隻USD100 DTC一隻USD48 Unknown DTC一隻USD50
買賣美股佣金 USD1 0 國際版0佣
香港版USD6.95
0 0 0,但ETF收取0.09% Spread Fee USD1.99 0 USD18 1%, 最低USD30
買賣美國期權佣金 USD1 0 香港版USD7.7 USD0.65 USD0.65 (S&P 500 USD0.51) N/A USD2.3 N/A N/A N/A
買賣美國公司債費用 0.1%面值, 最低USD1, 最高USD250/交易金額1% incorporated in purchase price (大概USD40) NA (國際版: incorporated in purchase price) 國債免佣
公司債USD1 per bond, 最低USD10, 最高USD250
國債免佣
公司債USD1 per bond, 最低USD10, 最高USD250
N/A NA NA NA NA
月費 USD10-每月總佣金
25歲或以下(USD3-每月總佣金)
戶口總值達USD100K免收
0 0 0 0 12個月Inactive fee = USD10 per month 0 0 USD5 (免收到2019年年尾) 半年HKD100
收取股息費 0 0 0 0 0 0 0 0 0 0.5%, 最低USD15
USD10K孖展利息 ~1.55%
(可以1.5%借歐元/日元)
8.5 9.25% 8.325% 8.7% No Info 4.8% NA NA NA
USD100K孖展利息 1.05% 7.25% 7.75% 6.825% 7.45% No Info 4.8% NA NA NA
安全性
美國SIPC保障1 No (美國母公司有保障但香港分公司沒有) Yes Yes Yes Yes No Unknown (母公司有保障,但未有證實香港分公司有保障) No Unknown Unknown
背景 美資S&P BBB+評級劵商,有上市 台資美國劵商 美資Moody's A2 / S&P AA-評級劵商 ,有上市,已被CS收購 美資Moody's A2評級劵商,有上市 (S&P 500 Component Stock) 美資Moody's Baa2 / S&P BBB 評級劵商,有上市 (S&P 500 Component Stock),母公司是Morgan Stanley 以色列劵商,2018年與中國民生金融簽訂戰略合作關係 中資香港劵商,剛在美國上市 美國FinTech公司
英資銀行 美資銀行
集團資產總值 USD 66B (2019Q2) Unknown USD 41B (2019Q2) USD 276B (2019Q2) USD 63B (2019 Q2) Unknown USD 2B (2019Q2) Unknown USD 2751B (2019Q2) USD 1988B (2019Q2)
集團淨資產 USD 7.6B (2019Q2) Unknown USD 8B (2019Q2) USD 21B (2019Q2) USD 7B (2019Q2) Unknown USD 0.3B (2019Q2) Unknown USD 193B (2019Q2) USD 198B (2019Q2)
Cyberattack保障2 No, 見IB HK Customer Agreement Point 5 Yes, 見"The Firstrade Online Protection Guarantee" Yes Yes Yes No No, 見服務條款第三點 Unknown Unknown Unknown
其他
最低資產要求 淨美股帳戶無要求,期權帳戶要求USD2K Non-US: USD25k USD500 USD200 HKD5K HKD10K
主動退稅服務 (30% withholding tax) 一般 一般
據說1042-S表錯誤率高
好評 一般 一般 Unknown
其他
9月曾發生被白帽Hacker Hackerone更改客戶
Email事件, Firstrade宣稱是安全測試, 但事前客戶並沒有收到通知
存USD 10K可享25次免佣 所有買賣只是基於Contract for Difference,而不是交易真實資產
能買賣Cryptocurrency
Apps獲好評

1 因美國國會通過證劵投資人保護法案而成立,保障每位投資人因受保劵商破產而產生的損失,最高賠償50萬美元,包括最高25萬美元的現金。類似香港的投資者賠償基金
2 劵商會賠償客戶所有因被Hack / Cyber Attack產生的損失

總括而言:
25歲以下/想買賣外國股票/借平錢首選Interactive Brokers (注意無SIPC和Cyber Attack Protection)
薄有資產者選Charles Schwab (免佣,但注意港版沒有美股期權買賣)
想入錢方便+有SIPC保障可選TD Ameritrade  (香港版佣金貴,可選擇郵寄申請國際版)
想完全離岸+有Visa Debit Card可選Firstrade (注意近期Hackerone事件)
E*Trade比較之下沒有較CS / TD / IB優勝
現有Futu用家建議轉會,從安全性,離岸性,收費或服務根本無一方面完勝其他劵商,極少本+懶得匯錢的學生用SoFi HK還比較好呢~
不建議選用E-Toro,因為只是買賣CFD,而不是交易真實資產。CFD是一種Derivative Product,平時當然沒有問題,但當Underlying Asset大跌呢?CFD的詳情我沒有太了解,但千萬別把Derivative Trading當作長線投資永遠永遠是正確的。

另外補充一下匯款方面,
從香港銀行匯出費用一般=銀行收取的匯款款用 (一般是HKD65) + 中間行費用 (一般是USD25,HSBC可以低至HKD50)
若用DBS的話,最近有優惠可免費匯出
Citi gold戶口可享全球免費匯入/匯出至其他Citibank account
匯入到本地銀行方面,一般收費=劵商匯出收費 + 中間行收費 (一般是USD25) + 本地銀行收費 (一般是HKD65)

開戶方面,Google隨便都能Search到開戶教學文章。唯一注意的是香港特區護照簽名頁=最後緊急聯絡人那頁

Wednesday, June 5, 2019

從零開始理財

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的重要性,相信沒有人會反對。但是,坊間常常混淆了"理財"和"投資"。一說起理財,要不就是問應該買哪隻股票,要不就是好同學和你說公司最新推出的保險值得買XD。這些其實都是投資 (不管是好還是壞的投資),而投資只是理財的一種而已。理財除了投資,其實更包含收支管理,稅務管理等等,一個人若然不做好整個理財規劃而就去投資,等同吃飯只吃肉一樣,最後必然營養不良。

如何從零開始理財? 以下是小矮人從經歷整理的步驟:

1. 清點現有資產及負債 - 要理財必先知道自己有多少財可理
(相等於整理自己的Balance Sheet)
  • 資產包括所有本地及外地銀行戶口的現金,外幣,房產,股票,債券等等
  • 負債包括按揭,學債,信用卡債務,所有分期消費等等

2. 估算及評估每月收入及支出
(即相等於整理自己的Income Statement)
  • 收入包括薪酬 (連花紅),股息等
  • 支出包括家用,稅務,還款,消費等
  • 可使用記帳App,或查看半年內的信用卡月結單了解自己支出的分佈和金額
  • 若然收支不平衡 (月光族),需想辦法控制支出/增加收入 (轉工/轉行/秘撈)
2.1. 評估保險保障是否充足/太多
  • 保險特別分出來說,因為香港人很多時候買保險都是看交情向做保險代理的朋友買而沒有考慮保障適不適合自己。
  • 例如說,一般保險經紀最喜歡sell儲蓄保/人壽,接著是危疾。最近因為可退稅的原因,也喜歡sell年金及自願醫保。但對於像小矮人一般25-35歲沒有供樓的人來說其實最重要的是醫療保險。但因為一般公司都有基本醫療保險,所以要買的只是為保障嚴重疾病的top up/有自付額的大額醫療保險。
  • 相關文章: 為甚麼不鼓勵大家買儲蓄保/年金
  • 另外,想比較不同保險靈參考一下以下網站:


3. 計劃資產配置